最近因為工作上的需要,開始在研究 Next.js 這個框架。
Why
選擇一樣新技術/框架的時候總要從「為什麼出發」,這邊就列一下我們團隊&專案的需求:
- Static Website:因為我們主要是去爬資料,然後跑一些分析,最後直接產生頁面出來。比較不會有 user generate 的部分,所以可以變成靜態網站。靜態網站的好處有很多,不用擔心 DB 會掛,可以不用 Server 直接丟 S3。
- React.js:我們公司的 99% 的網站產品都是用 react.js 打造而成的,所以為了讓大家方便交接寫得習慣。此外,用 React 就有幾個內建的好處:
- 可以動態 routing,速度比較快
- Component 化,重用性高
- 資料導向,一樣好維護
這兩個算是 Required,另外還有兩個:
- Event Trigger:根據 DB 的更動,event trigger 地重 build 靜態網站
- Progressive Build:重 build 的時候,不要重 build 那些已經 build 過一次的網站
後面這兩項根據我目前的研究,看起來還沒有辦法達成。可能還是只能在我們的 piepline 裡面固定 call to build。
不過很多人都知道且會想問:用 React.js 的靜態網站除了 Next.js 之外,還有 GatsbyJS 呀!Why Next.js?
Why Next.js
之前在研究的時候,曾經看到一則推文:
「Google Page Speed 不太有用。」 -—— Gatsby on Twitter, 2017
據我猜想(代表沒有特別研究,只是猜想),Google Page Speed 的評價應當會有部分地被 Google Search 作為 Ranking 的判斷標準之一,所以多少還是要看一下他的分數。
對於一個技術框架的公關來說,這個回應實在不太讓我欣賞。
此外,今年稍早我又看到一個消息:
Google has been investing in a variety of web frameworks, including Next.js, to help developers build better web applications.
An insider’s look at Google’s web framework contributions to Next.js and more
Google 來投資 Next.js 欸,我還不用爆!
簡單介紹
這邊就簡單介紹一下 Next.js 的幾個特點,至於詳細的用法就請自行去看他的教學和文件了。
1. 用資料夾來 Routing
他有一個 pages/
的特殊資料夾,在裡面建立 index.js
就會對應到首頁;建立 about.js
就對應到 /about
十分直覺。
至於動態 routing(/posts/123
)這種網址就直接在 pages
/ 中建一個 posts/
資料夾,然後在裡面建立 [articleId].js
,就可以在裡面拿到 articleId
的值,進行對應的資料擷取與處理了。
2. 框架支援 Static Gen 和 SSR 兩種方式
只要你沒有在頁面中用 getInitialProps
這個靜態方法,那你的頁面就會被 build 成純 HTML。
如果用了,就要看你在 next.config.js
中的設定:Automatic Static Optimization。
3. 利用 exportPathMap
打 API 把動態的頁面全部 render 出來
就是這章,我找了好久:static-html-export。有了這個就可以直接把該打的資料先打一打,然後把整個 routing tree 都 gen 出來。
4. 使用 styled-jsx
我自己很喜歡這種寫法,雖然他也支援其他的 CSS 引入方式,但用了一下覺得十分稱手。且 styled-jsx
亦是 zeit 家開發的,next.js + styled-jsx = 信仰超值啊。
5. 其它
還支援動態引入 module 和 component 的 feature 我還沒有時間去看,短期內應該也還用不到,所以暫且按下不表。
結尾
這篇文章只是簡單記錄選擇的心路歷程,順便介紹一下這個最近蠻喜歡的框架。如果需要更詳細的功能介紹,可以去看 Eden Liu 的 Next.js – 再多認識你一點。雖然是 2018 年初的文章,但大 feature 應當大同小異,不過為了確保東西都能如預期,還是建議去讀官方的 教學 和 文件 啦。